处在世纪转型期的学校美育工作者们也许早已发现,不管在社会里还是在学校中,长期以来处于主流文化中心的理想的、凝重的高雅文化似乎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而轻松刺激的通俗文化则风风火火地成为畅销和时髦。是什么导致了人们审美趣味的改变?这种世纪末的社会审美趋向又将给学校美育带来什么影响和启迪呢?
世纪转型期的社会审美趋向大致表现为以下特征:第一,在审美趣味上,人们从追求高雅转向迷恋世俗。第二,在审美方式上,人们从思考意义转向感受快乐。第三,在审美目的上,人们从完善自己转向享乐人生。导致当今社会审美趋向改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社会时代意识出现转型。许多人审美只是为了放松自己,只是为了调整节奏,只是为了排遣疲劳,获取被“沉重”所挤占的快乐。因而与此时代生活现状相适应的社会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型就成为必然。其次是浮躁、冷漠、急功近利的世纪末心态促使了渴望消解、平衡、互补的审美情绪的产生。这种世纪末的心态导致了渴望对功利的消解,对浮躁的降温,对冷漠的刺激,对冲动的平衡,对快乐的补偿等审美情绪的产生,于是追求开心,享受人生的审美行为成为普遍趋向也就顺理成章。第三,从雅到俗再从俗到雅呈波浪型曲线发展的审美走势其实本来就是审美意识发展的客观规律。
当今社会审美趋向的转变是世纪转型期的必然现象,是世纪末的独特心态,也是审美意识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完全不必为这种现象奇怪和担忧。但每一个时期总会有一些清醒的人,他们会执着地为坚持高雅的审美趣味而努力,从而促使社会审美趋向再次出现转化和改变。因此,作为跨世纪的美育工作者面对世纪转型期的社会审美趋向和新世纪的召唤,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努力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促使社会审美意识趋向高雅,积极向上。而这种审美趣味的提升对学校美育工作尤其重要,因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子们的审美趣味提高了,必然带动整个社会审美意识的转型。所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读书、鉴赏文学、欣赏音乐、观赏影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审美理想、人生价值教育,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审美活动,等等,可以说都是提升审美趣味的重要内容。但在这一切美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确认一个审美价值评价尺度,并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一尺度,这样,学生不管在从事何种审美活动中,都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这一审美价值评价尺度去判断和规范自己的审美行为,长此以往,其审美趣味便会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师专)